【人間社記者 謝鴻文(佛州)】由洛杉磯協會和佛州協會共同舉辦的「你我他的活觀音」慈善關懷圓桌會議,在主持人陳方會長及鄧志安輕鬆不失莊重的主持下揭開序幕。在討論疫情期間如何加強非物質層面的關懷與協助時,有洛杉磯Rose Li分享,疫情期間無法面對面,可以用電話、視訊以及社群來關心需要幫助的人,重點在聆聽他們的需求,並且協助將探視、宗教等活動改為線上。佛州鄭淑卿分享,佛光人可先藉由財佈施(金錢、勞力)與他人,再更進一步以語言及心意布施他人,最終使他人免於恐懼。以佛州認養岩湖小學為例,最初以捐贈文具用品、贊助校外教學費用開始,進一步個別教導學習落後的孩童,以及愛心媽媽協助幼兒園新生入學避免焦慮…等,都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洛杉磯李覺華則分享如何參與社區慈善關懷團體網路,來擴大佛光會的社區參與層面,自20年前亞市分會接下華人協會慈善義診的活動,一路走來,始終如一。每年約有400到600人參加,活動從早上八點到11點半結束,20年來的良好口碑,讓許多民眾自清晨四點就開始排隊,每年和南加大教學醫院借用場地,活動過後回復到一塵不染,讓該醫院讚不絕口。也因慈善義診主要嘉惠無保險的弱勢族群,於是從小至個人、大到聯絡企業的募款活動,都是跨團隊合作的成功表現。佛州劉翠玉談到如何藉由慈善關懷彰顯三好、四給與人間佛教的理念。她提出先以三好為出發點與人交心,持續長期的關懷,讓對方自然地親近佛教,不要有宗教上的壓力,才能有好的結果。洛杉磯黃惠華則分享跨宗教、種族、年齡的「寒冬送暖」活動,由洛杉磯地區32所高中到小學的校長推薦每校五名學生,除了可獲得個人獎學金之外,還可由老師及家長陪同組隊至西來寺頒獎典禮的活動,競逐領取豐盛獎品。
佛州胡穎佳接著分享如何引領非佛教家庭子女,親近佛光山。同樣先以三好為起始點,取得大家認同,接著積極邀請非佛光會人士來參加活動,別上專屬個人名牌,讓大家可以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下「快熟」,並根據參加人士的興趣及專長,建立檔案,以「投其所好」的方式來安排下次參與的活動。會中發言討論熱烈,無奈時間匆匆。在結束前更請到永瀚法師開示,永瀚法師表示,許多人會把慈善與佛教劃上等號,但慈善工作並非佛教或佛光會的全部。所有的慈善活動都要回歸到以「人」為本,要救助他們的「心」,而不是他們的「人」。法師更以天龍隊、印度沙彌學院及菲律賓藝術大學為例,讓大家了解星雲大師帶領全球佛光人做慈善的關鍵點:諸供養中,法供養第一。也就是作慈善的根本究竟,是要如何兼顧文化及教育,發揮佛教真正的意義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