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灣一分會本彬報導】為紀念星雲大師與南灣地區信眾的因緣,南灣一分會、南灣二分會於二月十四日聯合舉辦線上緬懷師恩「我與大師的因緣」分享會,輔導法師慧楷法師、范淨明會長、李昭琪會長及二十多位會員在線參加。
分享會由許慧雲檀講師主持,會員們依次講述與大師互動的故事。首先趙家均督導說起第一次見到大師時,請教金剛經的無相與阿彌陀經所講七重欄循應該如何理解,大師用了「因病與藥」四個字智慧的回答,令他由衷敬佩。
親赴本山弔唁的陳居督導與范妍梅師姐,透過視頻講述當年陪同父輩開始親近大師,跟隨大師學習,也感恩大師慈悲滿願多次到家中普照。陳督導回顧與大師的因緣,乃源於當年隨岳父回本山後接觸大師的著作,立即被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吸引,心甘情願成為大師的弟子,以及發心承擔洛杉磯協會會長服務大眾的歷程。
李昭琪會長則述說因孩子參加南灣佛青的因緣,有機會接觸大師的法寶,潛移默化,感恩大師創辦佛教團體,惠及不同人群。
楊立仁督導回顧1990年大師到他府上家庭普照時,平易近人、說法深入淺出的風範,感動在場很多人皈依佛教。蔡淑淑師姐回顧星雲大師在南灣佛光山舉辦禪淨密講座時,給承辦活動缺少經驗的義工們,現場細心指點,其情境歷歷在目,如今想來,心中依然倍感溫暖。
李毓卿督導分享與大師在為南灣道場選址的經歷,大師說道場是「給不同年齡的人用的」,讓她感受到大師「給」的精神。當時有幾處預選地,每一處大師都親自看過,對匯報內容都細心聆聽,其處事風範令人如沐春風。林延美師姐分享大師在西來寺與天主教牧師對談的睿智,令她印象深刻,大師的智慧總是能夠照亮大家。
吳金來督導分享2005年在西來大學偶遇大師,他身材高大,聲如洪鐘,堪比偉人。雖然大師功德圓滿,但留給我們很多法寶,大師法身常在,讀其著作讓我們真正了解人間佛教。
楚嚴靜師姐因參加讀書會讀大師的書,從中受益。星期天在西來寺參加大師圓寂讚頌法會,見到屏幕上大師的照片,慈悲親切的笑容,宛若明月,頓時淚目。蘇妍雲督導說,慈祥的大師就像一位老父親,他的國文不是很好,但是都能輕而易舉的在大師的書中受益。黃小洪督導說,他是從影片和書籍當中認識大師,有感於大師慈悲智慧的攝受,發願奉行人間佛教,並分享給周圍的人。Iris師姐說,大師的書深入淺出,他無私的分享和修行體驗,能使我們獲得在生活中處理問題的智慧。
徐瑞芝師兄在1989年因大師組織回鄉團到大陸,而得以認識大師。正如前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老居士所講,大師不僅使佛法弘揚到世界,而且將佛教發展到世界各地,這些貢獻幾千年中無有幾人能及。大師的圓寂是對人類史、文化史的一件大事,我們何其有幸和這樣一位偉人同一時代,大師留下的法寶永遠是我們思想的源泉。
最後輔導法師慧楷法師勉勵大家,「我們跟大師的因緣,無論是否有見過面,正如與佛陀也不曾見過面,但可以透過佛經,了解如何解決人生的老病死生的問題,解決煩惱。我們與大師如何延續菩提因緣是很重要的,菩提種子要用師父上人留下的法水澆灌。《星雲大師全集》就是師父的法身舍利,是師父行佛的歷程,閱讀大師的書,就是與大師接心,從中學習大師的慈悲智慧。」
歷時兩個小時的分享會在對大師的不捨中結束,會員們透過分享與大師的因緣經歷,每個人的內心都非常充盈,彷彿大師就在我們心中,一如既往的給我們力量,一如既往的關懷著大家,一如既往的激勵著人們在人間佛教的路上不斷前行。
照片: 南灣一、二分會提供




Previous image
Next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