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梨報導】7月20日,畢業近20年的第一屆「西來佛教學院」校友在西來寺重聚,和當年曾經授課的老師佛光山宗長心保和尚,多倫多佛光山住持覺凡法師重溫昔日學生的法喜情境,再續佛光法緣。
2004年星雲大師為了培養佛教人才,體驗佛門生活,以利弘揚英語佛教之工作,在西來寺舉辦第一屆佛學院,大師亦親自飛來美國授課,當年來自各方精英共十二位學生共聚一堂。
效仿「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分會督導鄭文昱和會員Símon喜夢,受到20年前大師的金玉良言啟發,發心與法師們訪道,成為「十二因緣」第一屆佛學院的學生。 當年佛學院的課程內容包羅萬象,並以中、英文教學,包括有宗門思想、讀藏指導、佛教史概說、佛教常識、學佛行儀、佛教問題研討、佛教名相、禪修指導、影音教學、梵唄暨專題講演等,邀請到西來寺諸位法師、學者教授及專業人士等授課,時間為週五晚上至周日下午,每三個月為一期,上課期間住宿於西來寺。
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個月學習時間,文昱和Símon均表示她們受益於大師的慈悲教法,和諸位善知識學法,這段參學經歷影響著她們的人生,讓她們發心將學到的佛法,運用在生活中,行菩薩道,做個正知正見的佛光人。
文昱表示,每當想起在佛學院學習的情景,無限感恩的心情油然而生,當年從行住坐臥的威儀,佛門禮儀,佛法的探討,行門的修持等,可以說是由內到外,讓自己的品格得到薰陶,全方位的學習,令她最難忘是星雲大師親自授課「心經」,學習般若智慧,認識自己,發掘自己內心。 「佛法讓我瞭解聰明和智慧的差別,聰明是對知識很廣泛的瞭解,智慧是用正知正念做正確的決定。我希望做個有智慧的人,保持平常心,隨遇而安,用出世的心來做入世的事, 時時記著處事給人方便。」
在佛學院畢業之後,文昱決定繼續學習佛門禮儀,所以在道場做香燈,已20年了。「大殿西單通常是來參加超薦法會的大眾,在佛學課上學到「佈施」不只是金錢, 也可以是說好話,佈施溫暖,希望自己在做香燈時的一個點頭,一個小小的招呼,一個隨手幫忙,來表達人間的溫暖。 」
Símon 分享, 「2004年大師一諾千金,實現了當年年輕人能在美國參加佛學院的願望,大師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給人歡喜, 每次上課都有法師幫助翻譯。大師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詮釋佛法,幫助我們學習佛法,更重要的是,他幫助我們學習發現我們的佛性。大師建寺辦學,歷經艱辛萬苦,他把美好的因緣留給人間,給後代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畢業後,Símon在道場做英文講解員,每當聽到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對西來寺的讚歎,內心感到無比歡喜,因為這些都是大師帶給大眾的因緣。當他在參與創建西來三好學園青少年和青年班時,從2016年只有一位學生開始,困難重重,但想起當年大師的教導要遇事不怕,學會忍耐,持之以恆,到如今三好學園的這二個班級已超過40位學生。
文昱和Símon感謝大師的慈悲,讓他們學習到正信、正知的佛教,他們是佛教青年五十三參的代表, 希望他們的故事能勉勵會員,大家一起依止善知識,廣學多聞,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圖片提供 – 白塔三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