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三線上三好微電影讀書會 – 無常的可貴

【雪梨報導】為響應國際佛光會主辦「三好微電影國際創作競賽」, 透過微電影能夠讓更多人認識人間佛教,傳遞人間真善美, 白塔三分會8月9日舉辦線上「三好微電影」讀書會,以2023年洛杉磯協會參賽的二部電影《Joel 喬》和《人生演奏會》為「讀」的內容,由會員李素珍和Símon喜夢分別導讀與帶領,10逾位會員與輔導法師慧人法師及導讀人共同討論與分享各自見解,透過佛法令參加者加深瞭解「無常」與人生的相互關係,在生活裡學習正面思考,建立正確人生觀,做自己「心」的主人,活出人生的精彩。
慧人法師鼓勵會員,讀書會就是希望通過集思廣益,大家可以提出不同看法,從而取得互輔、多向交流、互相學習並進步。
看完影片《Joel 喬》後, 李素珍將電影分為十個場景帶領大家一起回顧影片內容,2020年疫情爆發之初,確診和死亡病例都急劇增加,疫苗尚在開發階段,以人體作為試驗,若成功則造福普天下眾生,若失敗則一命嗚乎,因此做為醫生的Joel 陷入取捨的沉思。
「電影結尾留下懸念,醫生Joel放下手中的筆,是否有給試驗者做試驗呢?」慧人法師拋出問題。   Símon喜夢表示影片中疫情期間的生離死別,反映了千變萬化無常的人生,每個人都有他的生命,每個生命都價值,有時一個人的決定會影響一個人或者很多人,醫生應該是做出了他自己想要做的決定。
鄭文昱督導分享他在影片中看到無常和放下,學會放下過去,把握當下。當醫生Joel 與他染病的兒子在生離死別之時,兒子留給父親「筆」做為禮物,並和父親說「這不是你的錯,想辦法把其他人救下來,我知道你可以的…」 Joel可能因為此事而放不下,最終醫生應該是「放下」了過去,對人生做出正確的抉擇。
李素珍進一步分享,此片中疫情期間生離死別的剝離感,生命的無常令他落淚,如同「金綱經云: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菩薩的無我佈施盡在不言中。 
 邱全春檀講師從疫情和大家聊到「環保和心保」同體共生,因為現在整個地球溫度上升,造成火災,空氣污染等,可能會產生未知的病毒,大家應一起團結保護地球。
第二部影片《人生演奏會》講述了男主角Steven無論在工作中面對上司或者同事給予的挑戰,現實生活中的不如意和艱辛,仍然展現出追逐夢想的堅定,安住內心,走向美好的未來。
「影片中在男主角身上發生了什麼?他又是如何面對?」「影片中哪個片段讓你最深刻?」「從本片主題 – 人生演奏會,可以看到些什麼意涵?」Símon喜夢第一次嘗試做導讀人,採用輕鬆活潑的問答方式,從故事發生的人物,職業,遭遇等各種場景和會員互動。
有會員回答「從清早開始他的兩個妹妹為搶佔洗手間大聲爭吵;接著妹妹又嫌棄母親做的早餐難吃;在洗車行,5點要下班但老闆又繼續接生意,導致Steven 的第2份工作遲到,第2份餐廳工作又被同事排擠…」
王婷分享,  「影片中男主角面對種種遭遇,並沒有與對方爭吵,而是每次都很禮貌的回復和默默承受,最深刻一幕是當Steven 在頂樓看著遠處的燈光,此時他面露微笑,心中有光。 這部電影是我們生活的寫照,每天工作忙碌遇到不同的事和人,親人之間也會有不理解,自從學佛之後,讓我知道無常就在生活中,生活中唯一不變的就是在「變,用佛法來學會調心和轉識成智。
Sherry 說到「影片中男主角在順逆的起落中,凡事往正面思考,就會用正能量來解決問題,自在安然。人生就像是一場演奏會一樣,讓我們可以用自己的心去把握自己身邊的人和事,佛法讓我們在心中有慈悲、智慧、包容與愛,有面對困難的力量,培養樂觀和豁達的人生觀。」
王國萍表示他非常歡喜參加電影讀書會,聆聽大家的分享,通過影片來感受生命中的美好,從中學習佛法。
會員們紛紛表示感謝洛杉磯協會推出的二部精彩電影,透過李素珍和Símon喜夢的帶領與大家的討論,讀到更多原先沒發現的細節與背後導演想要表達的深意。
慧人法師最後總結,這二部電影給了大家很多反思,每個人都要在人生中抉擇,人生無常,無論好或者不好,要學會去接受,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找到自己內心喜歡的東西,如同找到佛法在人生路上相伴,困難煩惱會一一突破,讓生命活出最精彩的火花!
圖片提供 – 白塔三分會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