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三分會 – 文昱 & 雪梨
「心懷度眾慈悲願,身似法海不系舟;問我一生何所求,平安幸福照五洲。」大師,您平安幸福的願力,開創了佛光山,也開創了世界五大洲的巍巍道場。因為大師,所以有佛光山;因為大師,所以有西來寺;因為大師,所以有佛光會; 我們對大師無以回報,寫下些許文字,來緬懷我們最敬愛的星雲大師。
從大師著作中瞭解大師
2022年因「佛光30」的因緣,分會督導告訴我和文昱,「白塔」和大師有著深厚的因緣,大師初到美國弘法的第一所道場取名「白塔寺」;「白塔」分會也和大師有著特殊的創會因緣;篳路藍縷,30年來白塔佛光人應該會有很多和大師一起走過的故事。當時我和文昱懷著好奇,決定去遊歷西來寺的前身「白塔寺」,收集舊照片,去尋找大師曾經留下的足跡,來製作一部大師和白塔的歷史回顧短片。
我沒有遇見過大師,這是我第一次去深度瞭解「白塔」和大師的因緣,以及西來寺建寺的歷程,督導建議我先試試從大師的著作《星雲大師全集》去查找當年的歷史記錄。當我打開電子版大師全集後,發現這套全集裡應有盡有,包含了「經義、人間佛教論叢、教科書、講演集、文叢、傳記、書信、日記、佛光山系列、佛光山行事圖影、書法和附錄」等12大類,簡直就是一套認識佛教的智慧寶典和人間佛教百科全書,也包括記錄了大師行旅人間弘法傳佛的履跡足印。
我在全集的第八類「日記」中找到了有關「白塔」的資料,從中瞭解到當年大師建寺艱辛的歷程,大師的慈悲無我和大師在困難時候的堅忍。文中提到大師初到美國弘法,西來寺建寺期間,大師先在Maywood(梅屋市)買了一座基督教的教堂,暫作信徒活動集會的場所,因屋頂尖尖的,有如塔狀,大師爲了紀念出家祖庭宜興大覺寺「白塔山」並又擔任過「白塔小學」的校長,而取名「白塔寺 」, 白塔寺的落成,標志著佛光山邁向國際化的第一步。
從舊照片中瞭解大師
鄭文昱負責收集舊照片,她找到了一些曾經跟隨大師在白塔寺共處過的資深會員和信徒,通過大家的努力翻找出很多珍貴的舊照片。在整理舊照片時,我們看到了當年大師在白塔寺弘法的照片,也有西來寺建寺期間的照片,更多的則是大師和佛光人在各項弘法活動中留下的美好畫面:佛化婚禮,敦親睦鄰,寒冬送暖,園遊會,讀書會,家庭普照,音樂弘法,世界會員大會等;照片呈現的記錄,讓我們從中瞭解到了大師早期就通過各種服務大衆的文化,教育,共修和慈善活動,進行多元化弘法,從而讓大衆走進社區,也讓本土人士慢慢接受佛教,信徒也越來越多。
文昱體悟到大師的高瞻遠矚,巧用「三好四給」以身教來行菩薩道,用現代人能接受的語言, 透過文學、藝術、音樂、教育,體育等各種社會活動方式來進行弘法,讓我們體悟到生活中的一點一滴都是可以與佛法相應的。
2022年初夏,我們在白塔資深會員邱全春檀講師的帶領下,一起遊歷了西來寺的前身「白塔寺」,當時我們拿著舊照片,結合在《星雲大師全集》中的資料,找到了當年「白塔寺」的舊址。聽檀講師講述著當年大師弘法的往事,大師舉辦各項活動,信徒定期共修並擔任義工,這些早期在白塔寺的信徒們,隨著國際佛光會洛杉磯協會成立後,被編制爲白塔分會的會員,大師取名「白塔」並出席了分會成立儀式。我們走在當年舉辦活動的草坪上,看到了「以教堂改建成的佛堂」,師父的小寮房,讓我們仿佛也置身於30多年前一起在這裡參加活動。
2022年秋天,白塔分會舉辦了「佛光30- 話說白塔分會」座談會,我們聆聽了督導和檀講師分享當年他們和大師一起建寺創會的艱辛故事,佛光人感恩當年一起披荊斬棘的法師和菩薩們,他們以「有佛法就有辦法」的使命,推動了人間佛教的的弘法事業。
不忘初心
正因為這個「佛光30」活動的因緣,讓我和文昱能有機會追隨大師的足跡 ,瞭解到從40多年前(梅屋市)的白塔寺開始到1988年西來寺的建立,大師帶領出家以及在家弟子們在美國艱辛弘法,傳播中華文化的歷程。這一路走來,可以說歷盡了艱辛才有了現在的西來寺這座鏈接東西方文化的橋梁, 大師一生爲佛教、爲衆生的慈心悲願,讓佛教在西方生根發芽,並締結菩提道果。
我們非常驚訝和敬佩大師,大師沒有受過正規教育,但他是教育家,作家,出版家,大師自謙「沒有音樂天分」,但他譜曲作曲,用音樂弘法,大師「沒有學過建築」,但卻有了世界五大洲的道場。 大師留下的全集著作,如同大師的化身,我們感覺當拿著大師的書時,就是大師在向我們開示,不分時間和地點,大師就在我們的身邊,全球弘法,不曾離開。
我們會懷著佛教靠我的勇氣,用不忘初心的恒心,追隨大師的腳步,為弘揚人間佛教盡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