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帶領人培訓心得分享-唐小蓓

國際佛光會2023年世界會員大會,在今年的10月6號到9號於佛光山展開一系列的活動。

「讀書會帶領人培訓」的課程,是我自選參加的。課程 由美東副執行長永固法師開啟序幕開示,三位總會培訓的讀書會精英老師是李秀珍、林灑津以及鄧淑明,分別以「人生卜事」、「讀書會知多少?」、「分組討論」實務演練三個單元進行。

永固法師說,大師推廣讀書會的目標,是希望能夠成立一萬個讀書會。希望佛光人都是會讀書的人。讀書會的成立,三個人就可以成行,可以成立10個讀書會為目標。

「人生卜事」單元,是根據我們一進場的時候所抽的大師法語。在入座時有分123組,這個暖身運動
是要培養我們的聽與說。從自我介紹的互動,分為說聽與觀察三組人。分享大師給我們的智慧法語。其中我喜歡林鳳師姐分享的「不比較,不計較,不怕難,不怕苦」傳遞法語的訊息,讓我們明白,面對人生的考驗要忍辱,要接受要承擔。

「讀書會知多少?」是要讓我們知道讀書會是要肯定每一個人,讓參加讀書會的會員面臨人生的境界都能很快樂有信心,遇到疑惑也可以得到解答。

大師非常鼓勵每個人都要養成讀書的習慣、讀好書,建議每個月最少要有兩次的讀書聚會。大師主張讀書會的地點不一定要限制在教室裡,山林水邊大自然,也是很好的讀書環境,也可穿插電影欣賞與歌唱時間90分鐘到兩小時。

帶領讀書會的方法,可以分為三段式的讀書會程序:暖身-主題討論-心得分享。

讀書會的形式,喜歡看電影的可以看三好微電影;喜歡唱歌的唱人間音緣;喜歡茶禪的邊喝茶邊讀書;有家庭親子的也可參與讀書活動。喜歡運動健走,也可成立戶外的讀書會。或者是聽專題講座,經典研究都可以成立不同性質的讀書會。以三分之一的時間活動,三分之二的時間讀書。

讀書會可以定期舉行,有主題、有分組討論,讓讀書分享化。在享受個人的興趣之外,也能夠讀書,大家一起共學共成長。做一個好的觀察者,專心的聆聽者,以及帶領讀書會的承擔準備三方面集體創作將聞,思,修,證,深入體驗,彼此鼓勵支持用心去感受,共同成就道業,把所學帶到生活,與生活結合並分享回饋個人的感受,充分發揮讀書會的精神與正能量。

「分組討論」的實務演練。我們看了一部短視頻的影片有關「大雁的飛行」。在短短5分多鐘的影片中我們看到候鳥大雁,在遷移中,不畏艱難,透過彼此的互助,互補領導,彼此包容扶持,歷經了氣候晴雨風雪的變化,終於平安抵達目的地。其中很重要的因素是「風」的作用可以是助力,也可以是阻力。是一種「給」的力量給予付出,互相成就。

從這段影片及整個的活動告訴我們「雁行菩薩行」。大雁的飛行,就如我們行菩薩道。我們成立讀書會需要大家的同心協力,團結就是力量,思考風的力量,默默給予,互相扶持為了承擔師志,提倡讀書會,推廣人間佛教,為了這個共同的理念,作為一個讀書會的領導人,必須要在會前用心準備,專心帶領,也需要關心尊重每一個會員,對於提問,也要以開放的心平等心,去接受與回應。做一個用心的傾聽者引導發言的人。

感謝這次的善因緣,讓我們受到常住的熱烈歡迎,又能夠參加課程與講座,受益無窮,法喜充滿。就如永固法師給我們的結語:「做就對了」。阿彌陀佛!

發表迴響